青策项目

来源 广东省美术馆协会

时间 2022.12.07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加强美术馆人才梯队建设,培养与扶持美术馆青年策展人员,促进广东省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广东美术馆承办的“广东省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于202010月启动,至今已完成了2020年至2021年、20212022年两个年度计划的征集与评选。

“广东省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是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输送人才、提高美术馆自主策划展览的能力、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繁荣的一个扶持项目。自启动以来,两年间得到了全省各级美术馆和各地策展人的积极响应,共有二十个项目入选并得到扶持,这极大地推动了广东省内美术馆青年力量的建设,加强美术馆整体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激活了区域艺术生态。

 

广州艺术博物院

万千世界——黄般若艺术回顾展

海报

策展人:黎丽明

黄般若作为广东国画研究会的重要画家,擅长在传统的基础上以雄浑灵动的笔墨全新阐释了文人写意山水画。该展览以黄般若家属捐赠200余件黄般若及广东国画研究会成员作品为契机,特别策划黄般若艺术回顾展,通过梳理、发掘黄般若传奇曲折的艺术人生和题材多样、风格多变的艺术创作,全面呈现黄般若如何从师古、化古到师自然,逐步建立个人风格的艺术历程,以一个具体而深入的艺术个案研究与展示,呈现出二十世纪广东的传统派画家如何汲古为新、守正出奇。

A drawing of a bird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with low confidence

红叶小鸟图,黄般若,纸本设色,93×37cm1920年至1940年间作,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小鸟天堂,黄般若,纸本设色,33×59cm1964年,广东美术馆藏

展览现场

 

广东美术馆

她叙事:藏品中的女性视角

策展人:廖沙泥

该展览通过对广东美术馆馆藏作品中部分中国女性艺术家的作品研究和梳理,观察不同时代下女性艺术家的个体表达,试图在有限的样本中寻找一条别样的叙述线索,擦拭出一块语义丰富的话语局部。这样的叙事在时间维度中,沉淀于社会景观的迭代和变迁,交织着历史表达和自我表达。一方面来自于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女性意识自觉或非自觉的表达,另一方面也是对社会思潮变迁和发展的一种回应。

南国的幻想,郑爽,版画,29×23.51962年,广东美术馆藏

冉冉,王玉珏,中国画,78×561987年,广东美术馆藏

展览现场

 

与亨美术馆

生命现场:形态与自我

海报

策展人:徐乔斯

科技的进步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每一个人,在见证了生命的脆弱与易逝之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生命在科技时代应有的和曾有的样子。艺术家接受着科技改造社会的现实,并且在创作中运用着科技手段的同时也在反思科技对于生命的改造,该展览便试图从“形态”与“自我”的两个方面去讨论生命的外在形式与内在的沉思力度。

《环》徐子薇,亚克力光学透镜、彩色led灯,2017

展览现场

 

华南美术馆

《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科技、媒介与艺术                        

海报

策展人:张秋怡

该展的主题致敬于1968年出版的《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一书。上世纪60年代科研的突破迎来人文、艺术对构建形式语言的思考,随着时代的推进,科技虽尚未达到小说家们构想的“强人工智能”或“通用人工智能”,但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社会关系。展览的观展方式以一种非人类的视角代入,通过路线命令、交互等形式,让整个观展过程像是被某种程序设置。

A picture containing wall, ceiling, indoor, gallery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界面,01小组(陈荣彬、梁链喜),影像、三屏电视,2016

A picture containing indoor, scene, room, counter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重复的周期,冯晓峰,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17

 

广东美术馆

笔墨常随日月新——黄志坚捐赠美术文献展

Diagram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海报

策展人:胡宇清

黄志坚(1919-1994)是20世纪末广东岭南画派花鸟画变革的重要艺术家之一。黄志坚先生广泛涉猎美术、历史、文学、哲学等不同领域、常年坚持读书写作的积累,以及丰富的藏书使得他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深厚的人文修养去构建岭南画派历史观。他对岭南画派核心精神的心领神会,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由此生发的使命感促使他关注岭南画派的历史和理论建设。广东美术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展示黄志坚先生大量的第一手美术文献资料,追寻其横跨阅读写作、艺术创作和理论研究一体的工作方式和研究脉络,展示他同时兼具艺术家和学者身份的独特气质和人格魅力。

A picture containing text, plant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三友新知,黄志坚,纸本设色,181×96cm1989年,广东美术馆藏

万松图,黄志坚,纸本设色,199cm×105cm1991,广东美术馆藏

展览现场

 

何香凝美术馆

何香凝与中国女子书画会:20世纪前半期中国女性艺术运动图景         

A picture containing text, mammal, screenshot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海报

策展人:房桦

何香凝美术馆以何香凝艺术研究为学术基础,同时也关注中国女性艺术的历史进程和创作生态,计划以系列展览的形式逐一呈现观察的成果。此次展览作为这个系列项目的开篇,以何香凝为起点,聚焦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女性艺术图景,以继承传统画学的中国女子书画会为切面,再以追求艺术创新、中西融合的现代女艺术家作品为主要构成叙述了女性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呈现了她们如何适应社会变革,回应现实的独特方式。

A painting of a lion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狮,何香凝,绢本设色,63×49 cm1914年,何香凝美术馆藏

广州镇海楼,方君璧,布面油画,66×46 cm1944年,广东美术馆藏

展览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从十香园到春睡画院——广东中国画教育的现代转型研究展

Diagram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海报

策展人:陈烨              

该展览以研究梳理、文献呈现和作品佐证的形式向我们呈现了在20世纪前期的急剧转型中,中国画的传统师徒授受教育模式在时代语境下,广东作为“得风气之先”的地方,在中国画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之路的历程。广东的模式与同时期其他地区,如京津、华东等地的中国画教育转型之路形成呼应和对比,因而是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转型的关键案例。本次展览以十香园为例,展现古往今来的传统中国画教育传承,从公立美术学校到私营画室的多种探索和争鸣,以此感受岭南画派在教育上的传播与拓展感受其探索努力。

 双茄图、苦瓜蔬果图,居廉,24×26cm1873年,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鹌鹑、草、野菊,赵少昂,117×30cm1945年,岭南画派纪念馆藏

展览现场

 

潮州美术馆

往来——后传统潮州艺术大展                                             

A picture containing qr code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策展人:曾圳

该展览以传统在当代的复兴为主线,以潮州木雕、潮州刺绣、潮州浮洋泥塑、潮州剪纸、潮州瓷塑等五大具有代表性工艺类型为基础,呈现这些工艺最原本的面目,又让民间文艺家与艺术家联手,通过对潮州传统工艺术中的文化代表元素、符号以及美学精神的借用、转换进行当代艺术观念的再表达,依托自身本土的艺术经验创造出一种新的样式,探讨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思考潮州传统精神文脉、艺术形式如何继承创新的问题。

A picture containing indoor, light, dark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彩繁光,刘键熹、沈瑜、沈增华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53美术馆

《画廊》40年——中国当代叙事

展览海报

海报

策展人:李琼波

值《画廊》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从当代学术视角出发,在40年的出版中挑选40位杰出成就的封面艺术家个案进行梳理研究,通过展览以叙事的方式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发展脉络和学术状态。此次展览将以线下实体展览和线上数字虚拟展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既是《画廊》杂志40年的回顾,也是对过去40年中国当代艺术个案成果的呈现、回顾和研究,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和线索,透过展览从学术层面还原中国当代艺术的生态面貌。

李邦耀 室内13号 布面丙烯 150X120cm 2012

室内13 李邦耀  布面丙烯 150×120cm 2012

魏青吉  物-像0507    90×95cm   水墨、宣纸综合材料 2005年

-0507 魏青吉 90×95cm   水墨、宣纸综合材料 2005

 

三三美术馆

“城市词典”第四回——意象城市


海报

策展人:张艺

在城市扩张过程中,街道上的购物、娱乐、散步和市民的社交行为主逐渐被开车去超市购物、电视娱乐、电话交往等行为所取代。这种城市生活的变迁引发了人们的“情绪”倒置。该展览为“城市词典”系列展览的第四回,以“意象城市”为主题,通过影像叙事和装置作品来探讨城市扩张过程所引发的“情绪倒置”,并试图引发观众对城市空间活力营造的思考和重塑。

周巍1

《造物》,周巍,装置,2021

车健全1

《同尘》,陈建全,影像,2018

 

 

在省文旅厅指导下,以关注、引导和鼓励我省青年策展人为目的,加强对青年策展人群体的深入发掘和培养,“广东省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将长时间进行。在新一届即2021年至2022年度的十个扶持项目中,我们能持续见证美术馆建设青年力量的蓬勃发展:潮缘——王肇民艺术展(潮州美术馆)、针底万千——馆藏潮绣与物品:一种人文现象的持续在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自然的变形记——神话模式和时空秩序(与亨美术馆)、无限意识蓝——虞兰因水墨作品展(华强北博物馆)、流动的身份(广东美术馆)、河山闳廓——梁世雄中国画艺术展(岭南美术馆)、图绘自然——博物学视角下的岭南绘画(广州艺术博物院)、赋格与流变———陶瓷作为一种媒介(阁瓷博物馆)、实境——广东当代水墨的循迹与衍变(深圳祥山艺术馆)、无极之外——广州美院工艺学院公共艺术的教育与实践(尚榕美术)。让我们始终以培育青年策展人为中心、以展览为起点带动美术馆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广东建成文化强省作出不懈努力。